近日,中国足协组织各俱乐部青训总监,前往西班牙参加培训并交流学习。其中,参与该活动的前国脚徐弢,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中国男足青训成材率一般在10%~20%之间,而西班牙球员成材率只有不到1%!然而,中国男足这么高的成材率,却只换来球员“一代不如一代”,可见其中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徐弢表示:“西班牙和中国青训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这里青训成材率其实是非常低的,因为这边青训体系非常庞大,但最终能踢出来的其实都到不了1%,但在中国完全不一样,我们如果培养一批球员,可能最终踢出来的有10%或者20%,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是在培训还是挑选人才?”

正如徐弢所言,如果单看青训领域,中国男足的成材率已经超过西班牙十倍,这样高的成材率放眼全球十分罕见,属于凤毛麟角。当然,这里的“成材率”肯定不是指能入选各级别国家队,而是指能否晋升到一线队、获得职业球员合同。以中国男足为例,某段时间内能在三级别职业联赛中踢上比赛的,都算是“成材”了。由此可见,尽管职业足球被认为是一项超高淘汰率的运动,但中国男足的成材率竟然不低。

但这明显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材率高,反而意味着中国男足选材的范围十分狭窄,也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人踢球。但足球终究是需要选出11个球员上场的,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选,在本就不多的人才库里挑11个球员,那成材率可不就超高了吗?
就像前些年,国足面临严重的新老交替问题,没有年轻球员能顶上去;但现在,老球员终究是退役了,年轻球员也的确在国足开始挑大梁;但至于成绩和表现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此,超高的成材率,实际上是施加在中国男足头上的“魔咒”,反衬出了青训凋敝的现实。也正因如此,虽然这样的成才数据非常好看,但却让中国男足长期受困于一种低水平发展的陷阱,难怪越来越落后。
上一篇:西媒:亚马尔新赛季将身穿巴萨19号球衣,与欧洲杯期间号码相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vs
哈森姆
vs
辛纳
vs
兹维列夫
vs
多特蒙德
vs
格兰森林流浪
vs
赫罗纳
vs
艾华卡
vs
老鹰
vs
凯尔特人
vs
猛龙
vs
洛杉矶道奇
vs
尼克斯
vs
湖人
vs
阿纳海姆小鸭
vs
爵士
vs
掘金
vs
鹈鹕
vs
浦安矛船
vs
横河武藏野
vs
三重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