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役NBA所有中锋列出来,总会出现不同看法。最近,美国媒体结合上赛季及欧洲杯的战绩,制作了一份中锋层级列表。其中部分安排符合普遍预期,但另一些选人,让人不禁质疑——难道名单里缺少了某些关键人物?
约基奇毫无疑问是顶尖球员,他近期接连赢得NBA总冠军,同时在欧洲联赛中也被看做MVP的热门人选。唐斯和文班亚马紧随其后,他们的表现确实值得肯定。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祖巴茨竟然进入了前五名,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惑。祖巴茨的稳固程度无需赘言,他能为队伍提供坚实的地基,防守方面始终不会出岔子,然而在得分能力和球场掌控力上,若与他和申京相提并论,岂不是滑稽可笑?申京如今已被誉为“土耳其约基奇”,本赛季身价更是暴涨数倍不止。在欧洲杯中带领球队力抗塞尔维亚,这种精彩表现祖巴茨实在难以复制。
极其荒唐的是恩比德竟然未被列入名单,或许只有“出场次数不足”这个解释说得通。即便如此,他带伤情况下仍能场均贡献23.8分和8.2个篮板,这水平至少该达到联盟平均水平吧?就算不谈MVP评选,如此亮眼的数据却遭到无视,恐怕只有美国人自己认为合理。不仅如此,艾顿也同样被自动排除了。艾顿即便发挥不稳,依然能每场得到17分10个篮板,这难道说明他的能力还不如理查兹和米西这些连关键比赛都没上场过的新人吗?不少球迷对此表示质疑,觉得这种实力划分的方式非常不合理。
另有一处疑虑,文班亚马已被列入联盟前三行列,不过坦率而言,他参与的赛事级别和遭遇的竞争强度实在不高。这小伙子天赋出众,防守能力横跨广阔区域,时常上演不可思议的突破动作,将球送入篮筐,但他仅代表球队征战了一个赛季,累计出场次数不足五十次。与此同时,他的马刺在本赛季的表现依旧是联盟中最差的。那些亮眼的表现,或许带有明显的成长阶段特征。此外,他在欧洲杯期间也因伤未能出场——即便不考虑国家队方面的考虑,人们还是期待他面对约基奇、申京这样的强敌时,能否展现出决定比赛走向的能力。

榜单另一端,诸如亚布塞莱、萨尔这类因欧洲杯而晋升的代表性球员,其评估结果竟超出联盟普遍水平,颇显荒诞。大洛佩兹、凯斯勒、哈腾等NBA勤勉型中锋被归为一组,却遗漏了艾顿与恩比德,此番排序令人费解。倘若勉强寻个缘由,或许是因为欧洲杯在考核标准中的比重过于偏重了。但要是拿“一赛一世界”的尺度来衡量NBA球员,或许十分之八都能获得“新秀年MVP”的荣誉。
实际情况是,欧洲杯与NBA在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便是约基奇,他在国家队的小型阵容中发挥的方式,与在掘金队那种体系化的立体进攻战术下表现完全不同。因此,那种认为“单场比赛结果就能决定一切”“教练带队胜负直接决定球员评价”的简单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NBA球员。球员的表现水平与其所处的比赛环境之间,未必能够进行直接类比。
每年榜单公布之后,国内外球迷之中,批评者和支持者总是层出不穷。总有人会说文班亚马只是个擅长制造数据的球员,或者指责祖巴茨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蓝领。这些观点常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内容。归根结底,这份榜单的主要作用是为球迷们提供一个谈资,如果真的让教练按照这个排名来安排阵容,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种做法。依照多数球迷的看法,这位球星若只用一条腿打球,其能力仍胜过众多中锋球员,然而最终评判标准还得依据实际比赛表现以及相关统计数据来判断。
因此,针对此类排名,不妨视作为“体育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添了些燃料。倘若祖巴茨在欧洲杯中击败对手,或许榜单会立刻被嘲讽所取代。归根结底,一个夏天的热门榜单,谁能料到会是巴塞罗那的吉兆呢?
vs
哈森姆
vs
辛纳
vs
兹维列夫
vs
多特蒙德
vs
格兰森林流浪
vs
赫罗纳
vs
艾华卡
vs
老鹰
vs
凯尔特人
vs
猛龙
vs
洛杉矶道奇
vs
尼克斯
vs
湖人
vs
阿纳海姆小鸭
vs
爵士
vs
掘金
vs
鹈鹕
vs
浦安矛船
vs
横河武藏野
vs
三重十四